考研地理(考研地理专业都考哪些) -ag九游会app
考研地理,考研地理专业都考哪些
一、考研前的心路历程
我本科就读于一所普通211院校的设计专业,本科的师资力量十分普通,前三年的学习成果不多,在班级内也总是属于默默无闻的那一个。考研北大地理学专业,是完全的跨专业,本科专业与地理关联不大。实际上,直到大三下学期,我从未系统学过地理学的知识。从决定考研,到参加初试,给我留出的时间大概只有四个月。
回想起来,我只花四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从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到考研北大的过程,在完全没有历年真题参考的情况下,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真的难以想象。可是,我也并非什么天才人物,只不过多了一点技巧与方法。所以想把我的经验写出来,供学弟学妹们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
经过四年多的大学生涯,我一直坚信,人生的道路成功与否,按照重要程度,依次取决于:选择、方法、努力和运气。也就是说,选择远远大于努力。相信进入天坑专业学习的各位同学,都颇有感触。人生的路线,始终是个人奋斗与历史进程的结合体,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的。如果一开始作出了正确的选择,那么后面的路子,必然好走一点。
然而,我一开始并非作出了一个合理的选择。首先,本科选专业就犯了一个比较大的错误。尽管家人劝诫我要选择计算机等技术性专业,或者去当个数学老师,以求换个铁饭碗。但我还是怀着对画画的热忱,一头扎进了设计的大坑。可进入大学,才发现设计并不是那么回事,兴趣一旦成了专业,就变成了十恶不赦的了。大一的美术课和设计基础课,我不止一次地落泪,因为的确学的太差,难以坚持下来了。到了大二,虽然专业课上有了很多长进,但仍然积重难返。我的设计基础一开始就没打好,尽管课程差强人意,然而离成为职业设计师,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大三我比较早地去公司实习,考研这件事情,之前完全没有计划,这样就拖到了大三的暑假。暑假我在成都某规划院待了三个月,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工作,做了几个社区规划和tod研究的项目。这里小富即安的生活,让我彻底打消了奋斗的意识。但实习结束后,领导还是语重心长地跟我说——从事本行业,还是得考研,要不然工资涨不上去,日子会很难过。
于是,背负着生活的压力,我不得不开始准备考研。可当时已经是八月底了,我连院校还没选好,只能硬着头皮上了。选择北大深研院,完全是因为它相对比较好考,这是实话。当时各大重点大学的城规专业,动辄二十比一的报录比,让我望而生畏。而且北大不考快题,可以突击一下专业课。但我心里很明白,尽管北大报考人数少,但题目难度肯定不小,所以我开始调整心态,迅速进入了专业课的学习当中。
二、专业课复习心路历程
北大深研院的地理学,专业课一是地理学综合;专业课二是城市规划原理。地理学我完全没接触过,但我知道,考这个专业,靠背知识点突击肯定效果不大,因此我下决心让自己沉浸在地理学的环境里。
八月底回到学校后,我一头扎进了学校图书馆的书库,在那个狭小的环境里,我不带任何复习的压力,认认真真把所有人文地理类书籍翻了一遍,前后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我大概接触了人文地理学的各个研究领域,特别是琢磨了城市地理学领域内的研究成果,更多地看了一些欧美学术界的著作,和一些经典的欧美本科生教材。这些书包括:马修尼斯的《城市社会学——城市与城市生活》、诺克斯的《城市化——城市地理学导论》、乔丹的《human mosaic》、诺克斯的《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皮特的《现代地理学思想》、基钦的《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柴彦威主编的《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和蔡运龙主编的《地理学思想经典解读》等。这些书对地理学思维的形成,帮助很大,也开拓了我的学习视野。
除了这些大纲外的教材外,系统学习国内的大学本科教材,也是有必要的。我把《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这三本教材系统学习了三遍。特别是《城市地理学》这本书,经过一个月的磨练,已经能够做到默写知识框架。
然而,这些教材毕竟有过时之嫌,死记硬背肯定帮助不大。我每学一个知识点,都用谷歌搜一搜相关的资讯,包括国内研究的进展以及欧美国家过去的经验。这个工程是十分浩大的,但通过对知识的探索,也加深了对课本的理解,并做到了不拘泥于课本,吸收了最前沿的经验。后来的考试证明,这个过程是帮助最大的,学习的主动性,的确能够促进知识边界的扩张。
自然地理学的学习,我当时使用了马建华的《现代自然地理学》这本书。这本书比其它教材更有深度,适合拓展学习,而且知识点讲得比较全面,不会让人有不明所以的烦恼。除此之外,还系统学习了《综合自然地理学》,这部分难度不大,重点在于自然区划。于是我把区划地图打印出来研究了几遍,结果考试时就有原题。
专业课二是城市规划原理。这门课对于我来说是比较有经验的。同济版的教材我在大三时曾经学过,但感觉像大杂烩,知识虽然比较系统,但似乎不太符合北大的套路。我在暑期之前就琢磨过国内规划界的学术传承,发现北大和中规院的渊源很深,毕竟在空间上心心相惜。因此我没有选择看同济版的教材,而是把注册规划师教材中的《城市规划原理》和《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看了两三遍,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另外,我把中规院编的一些研究成果系统看了一下,特别是《城市发展规律》这本书,编的很有“发展规律”,很符合规划师的路子。这本书我反复观摩,包括理论、实践与案例,其中的很多例子,是考研写作的重要素材。
专业课二的另一个要点,是多看政策文件,特别是在机构改革的转型期。包括各个国家重点区域的发展、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等等,这些都应当是规划师必须反复学习的文件。初试的确就有原题,因此这个路子也对了。经过三个月的学习,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具体水平,但还是抱着很轻松的态度上了考场。从始至终的复习,我都未曾抱有任何压力,因为反正花的时间不多,成功就成功,不成功也没什么值得伤心的。另外我在考研前已经敲定了工作,给自己留了个路子。正所谓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反正本科一无所获,混个学历便罢了,大不了就转行。这就是当时的真实想法。
三、公共课复习经验
公共课的复习经验,相关经验已经卷帙浩繁,我也就不再赘述了。因为我的分数不高,完全谈不上经验,只有教训。当时由于时间不多,我彻底放弃了政治英语的复习,考研时几乎是裸考,因此虽然第一天感觉不佳,但仍在意料之中,所以丝毫未曾影响第二天的心情。
我的政治基础也比较好,政治的考研,我只在临考前三个星期把马原的知识点背了一遍,重点放在了认识论和辩证法。另外把肖四肖八做了一遍,结果还不错,看的做的基本都考了。
英语这方面,我的基础也比较好,高考时英语过了140分,大三时考过托福,成绩过了100分,因此我英语是一天都没复习,直接上的考场。最后的结果不太理想,原因是没训练过考研真题,导致题目没做完。翻译和作文都没完成,结果可想而知,分数比较惨淡,全靠选择题撑了门面。这也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当然,在复习时间不充分的情况下,重专业课、轻公共课的计划是对的,毕竟专业课拉分比较大。如果复习的比较早,还是应该系统学一下政治英语。
四、复试的过程
大四下学期,我早早来到学校,准备开年继续上班。躺在床上时突然出了成绩,还比较理想,虽然不是最高的那几位,但毕竟可以进复试了。于是我又开始准备复试。
北大的复试,比较重视联系导师,这方面要提前和老师沟通好,这没有关系。重点在研究计划上,需要参考一下欧美博士入学的研究计划书,这个谷歌一下,成果很多,稍微参考一下就好了。有必要高标准严要求,凡事不预则废,我一直这样告诫自己。因此复试前的一个月,我一直小心谨慎,认真准备材料,最后得到了导师的首肯。
复试的形式比较简单,一是翻译英文文章摘要;二是抽题回答。翻译对我来说问题不大,抽题时也比较幸运,都是自己看过的。其实大致就两类,一是专业前沿;二是研究方法,这两块经过以前的积累,都没有构成很大难度。如果自己对这块没有什么准备的话可以听听新祥旭一对一的复试课程,老师会详细讲解备考要点和面试方法,干货满满。
五、最后总结
回顾考研经历,我一直铭记那句经典语录——要提高我们的勇气。我从来不看鸡汤,也不会自我安慰,多余的话不说,惟有一点经验。考研之路虽然艰难,但畏难则难,战略上轻视考研,战术上重视考研,就一定能够做到最好!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风景园林硕士考研联盟,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考研地理(考研地理专业都考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