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考研(马克思主义理论考研) -ag九游会app

论考研,马克思主义理论考研

点击上方可订阅关注九游会ag官方网站哦!

论考研复习的基本思想与常见误区 ——以北大国关考研为例

来源:时政国关分析

微信平台编辑:周悦

论考研复习的基本思想与常见误区

——以北大国关考研为例

2018年末,教育部林蕙青副部长在讲话中表示,2019年研招考试全国考生规模达到29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52万人,增幅达21%。可见,2019年又是一个“史上最难考研年”,考虑到社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将来几年这样的趋势恐怕还会愈演愈烈。然而,考研人数的连年激增却并没有带来累积效应和良性竞争,使主流的复习思路越来越科学化、高效化,与之相反,考研复习中一些常见的、低级的误区正被空前放大,甚至成为主流,给广大考生造成巨大的精力与经济压力,使复习过程充斥了痛苦、焦虑、低效,代价巨大且收效甚微。可以说,当下考研复习的主要困难与阻力,并非由于“路不好走”,而是因为“走错了路”。

笔者2018年毕业从一普通院校跨专业考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复习历程逾一年半,其中蜿蜒艰辛,有不足为外人道者。一路走来,所见复习中之歧路甚多,为歧路所害之人更不胜数。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只要考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思想,本着务实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独立思考,这大部分的误区、弯路实际上都可以较好的规避,考生实不必竭神耗财。笔者谨以此文略述心得,浅谈考研复习中的常见误区,归纳指导复习的基本思想,结合北大国关考研的个人具体经验,以作“经验帖”。愿诸考生都能行于正路,所求遂愿。

考研复习中的常见误区

考研复习中的误区数不胜数,这里仅谈几个较为广泛且影响较大的误区。

消耗大量时间背英语单词

这一现象存在范围极广,而且是考生精神压力与复习工作量的重要来源。作为英语学习的一部分,大量背诵单词确属必要,但是放在考研复习中,捧着单词书天天花好几个小时背则基本是低效无用的,既不可行也不科学。就可行性而言,考研英语几千个单词、上万个意思,基本不可能全盘背完;就算背完了,也极难记得牢固,而且常易混淆;就算记得清楚牢固,到考场上卷子未必会考(实际上考试词汇占考纲词汇的比重历来都是很小的),甚至还有可能出现超纲词汇;就算考了恰好背过且记得住的单词,它可能考得还是没有背过的超纲意思。因此,单词是背不尽的。再就科学性而言,考研英语通盘不考单词拼写的题目,事实上其关键是考察英语阅读能力,背单词的目的也应在于此,而背单词对阅读能力的提升效率其实很低。因此海量背单词的时间精力代价巨大,但是转化率极低,大部分都做了无用功。正确的背单词方法应该是以阅读训练“带领”单词背诵,加强其针对性,提高其效率,考研英语历年真题中单词重复率很高,如果能掌握十年真题中出现的所有单词,那么词汇理解就肯定是过关的,然而这个工作量其实并不大。

相比于上述直接影响,该误区的间接影响也不容小觑。很多人考研复习没有抓手,思路混乱,于是就受各种影响想当然地捡起单词书投入大量时间,甚至做了很厚的笔记,这很容易会给人一种虚幻的充实感和成就感,认为自己是在认真学习,时间没有浪费,然而殊不知这恰恰是最大的浪费,长期如此,一方面人会产生毫无依据的骄矜,另一方面在“积极”的自我暗示下考生会在这条路上越陷越深。然而泡沫终会破碎,当考生发现背下来的单词很难记牢甚至常常记混时,当考生发现就算看得懂单词也读不懂句子和文章时,那种慌乱无措和焦虑感也十分致命,许多考生后期的迷茫感部分来源于此,有的考生甚至会加大背单词的投入,认为自己的问题是单词没有背好,意识不到这条道路本身的错误方向。

消耗大量时间无区分地背诵政治知识点

政治复习的主要误区与英语类似,许多考生听信传闻认为政治就是靠背,甚至还不知道政治考什么,怎么考就拿起各路复习“全书”直接开背。和英语单词一样,政治知识点也是背不完的,而且对大部分考生来讲政治的内容比英语单词远远要更枯燥、更难背、更难集中精力,大规模背诵的方法并不可行。虽然政治的大题部分确实非常依赖背诵,但是背大题是最后一个月的事情,且需要背的内容相较全部知识要少得多。多数人狂背的基本知识点仅仅是为选择题服务的,然而选择题不是填空题,考得是“晓得”而不是“记得”,只要求“比较熟悉”,不要求“说的出来”,如果把时间花在记诵那些晦涩拗口的表述上,那无疑又是在做无用功。事实上,有不少“二战”考生在花大量背诵知识点后取得的成绩并不高于第一次“裸考”的成绩。政治中前期正确的复习方法应是在对知识有大概印象的基础之上通过大量刷题不断寻找巩固知识和寻找盲区,也就是以做题带记忆。

海量的背诵政治知识点在大量消耗时间和精力的同时也会带来虚幻的充实感和成就感,使考生离正确的道路越来越远。有的考生一厢情愿地认为大量背诵知识点可以同时兼顾小题和大题,然而现实是背诵范围赶不上小题范围,使小题出现较大的知识盲区,而大题的套路和知识侧重又有其特性,到头来还是需要重新背,最后往往留下的只是一本又一本的背诵笔记和惨淡的分数。无论是政治还是英语,盲目的大量背诵基本上是舍本逐末。

所谓的“战线过长”问题

有一种在各高校广为流传的说法,即考研复习不可开始太早,否则“战线”拉得太长到后面人会坚持不下去。这是典型的归因谬误,之所以许多考生在考研后期疲顿、焦虑、坚持不下去,并非是由于所谓复习期长,其实际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类:一是方法有误,如前所述复习思路出现偏差,使考生面对大量不必要的枯燥重复劳动,导致考生复习全程高度疲惫;二是惰性使然,有些考生在复习早期紧迫感不强,精力不集中,效率上不去,结果大量工作量累积到后段,后期自然压力陡增,心难平复;三是考前焦虑,临近考试,考生要进行考试报名等程序,接触到诸如考试报名人数增加、身边人放弃复习选择就业等诸多信息,不确定感上升,更加患得患失,容易胡思乱想,与此同时,部分前期方法有误的考生在题目练习中愈感力不从心,愈感时间不够用,更加焦虑。和用兵打仗一样,军力不足,尚可以少胜多,军心涣散,必然一溃千里。真正让人坚持不下去的,不是工作量的压力,而是慌乱和焦虑,越慌越乱,越乱越慌,最后精力完全集中不到复习上,只能放弃。

与“战线过长论”者截然相反,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笨”鸟先飞、尽早准备。对于一名普通考生,如果没有真正的高人指点,那么摸索对于自己最合适的复习方法和节奏往往首先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试错经常很漫长,自然是越早开始越好,但如果找对了路,复习进展会很快。另外早些开始复习也可以尽早把一些大块(如政治选择题、英语阅读、数学等)筑牢夯实,增加底气和余地,减少后期的工作量。事实上,早一些沿着科学高效的思路开始复习,越到后面心态是越轻安的,因为时间游刃有余,该做的工作都已做了,真正是问心无愧,并不会疲劳焦虑以至难以坚持。

盲目报班

由于考研人数年年激增,考研培训产业已经热得发红,形成了丰富完整的产业链条。考生们对于报班的盲目迷信对此贡献颇多。报班未必一定不好,但是考生需要理性思考,应该让课程成为自己的“提分器”,而非让自己成为商家的“提款机”。

考研培训本有其存在的价值,因为中国的学生从小接受应试教育,虽敏而好学但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需要外力指路帮带。考生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换取机构筛选整理后的有效信息本无可厚非。但是考生需要牢记,考研不是高考,高等教育也许仍是份事业,但考研培训已经成了份彻头彻尾的产业,无数双贪婪的眼睛紧盯着涉世未深、辨识力有限的大学生群体的钱包。在现实中,很多考生报班其实是一种缺乏理性的思维惰性,认为自己花了钱了就一定有用,把相关科目完全寄托于培训班。然而培训班并不能代替考生复习,需要自己走的路终究只能自己一步一步走过来,该做的题终究是自己做,该记的东西终究要自己记,这些实质性的工作都不能指望培训班代为完成。而且产生这种依赖感本身就应该令人感到羞惭,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不去自己想办法耕耘,反而将希望全寄于坐享其成,这就是幼稚懒惰、不劳而获的心态。

这种心态现正被贪婪之徒所利用,尽管没有人直接提出,但是许多人已经明确的感受到,当前的考研培训市场已经变了味,敛财的意味渐浓,更高昂的价格不意味着更有效的培训。一些考研培训从业者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宣传和话术上,根据考生的心态不断创新销售套路,先渲染“危机”,再兜售“解药”,屡屡得手,然而在其主业——培训课程上却倾心甚微,可是too young too simple的考生非但不能有效辨识,反而常常被洗脑,成为前者的拥趸。如果有人做一个客观中立的调研很可能发现,花上几个月以上时间准备考研的考生,其中不报班的考生成功率并不低于报班群体甚至要更高。就结果来看,很多高价培训课程和资料的有效性确实需要掂量。

实事求是的讲,考研复习的精髓是思路和方法,而非信息,思路是靠个人摸索和他人点拨,而非在于亲听冗长的课程。另外,只要考生拥有一定的思考和收集信息能力,大部分高价课程提供的信息都是可以高效率、低成本的获取和吸收,而不必耗费太多时间和财力。考生如果要报班,也要保持理性,对自己的需求和课程的意义都有很好的了解,要关注实质,不要轻信宣传;还要注意不要让课程占据太多时间或者打乱思路,始终使课程为我所用。

考研培训是一个难以监管的市场,其健康非常依赖考生的理性,尽管市场中并不乏优秀且有良心者,但是只有考生更加理性,优秀者方能脱颖而出,考研培训市场才会更加健康。

漠视公共课

还有一些考生存在这样的心理,认为公共课不重要,看一看就好了,只要分数别太低。因为形势殊异,这样的看法也很难说是多么不对。但是在目前的考研竞争当中,公共课是能够充分拉开差距的,也是值得被高度重视的,对于冲击名校的考生,公共课不容有失,对于其他考生,公共课也可以成为很好的提分点和缓冲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相比不确定性经常较大的专业课,公共课尤其是政治和英语可以提供稀缺的确定性。只要掌握了相对科学的思路和方法,加上一定程度的工作量,大部分考生在英语和政治科目还是可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基本盘。更简单的说,在公共课上多得一分可能要比在专业课上同样多得一分更加容易且可控。公共课答得好进可争高分,退可求稳,缓冲专业课的不确定性,避免崩盘,而且复习的综合成本更加划算。因此,公共课在大多数情况下其实是很值得投入精力的。

推崇模拟题

时下这个问题已不那么严重,但仍需明晰。真题永远是最好最具参考价值的练习,值得反复推敲研究。相比之下,模拟题参考价值十分有限,且很容易产生误导性。这并不难以理解,七八位经验丰富的出题老师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合作产出的一套卷,其质量必然非一位培训老师在相对短的时间中单独产出的七八套卷可以比拟。真题通常有其独特且稳定的思路,模拟题很难模仿,所以模拟题不可以当真,像英语科目甚至完全不应该触碰模拟题。对于很多考生而言,能够把历年真题真题做熟做透,就已经相当不易了。究其根本,重要的不仅是真题,更是考生脑海里实事求是、贴近实战的意识。

当然也存在例外,比如政治真题时政性强,题量小,需要借助模拟题,但是各路政治考前模拟题也只是用来当作巩固练习和查缺补漏,并不具备很强的参考价值;另一个巨大例外是2018考研数学的李林大泄题,尽管最后的处理不了了之,但是接下来泄题之风究竟是得到遏止还是演变成全行业的泄题狂潮(就2019年考研的情况来看,这一风气并未收敛),仍有待观察。可这毕竟并非正道,我们莘莘学子不应寄望于此。

误区从何而来

以上只是介绍了几个普遍常见的误区,在考生差异化的具体复习过程中,各种弯路还有很多,比如有些文科专业考生太重视背书,忽视答题思维的培养,有些考生购买价格昂贵的资料,认为物必有所值等等。要远离这些弯路,首先要知道误区从何而来。总的来讲,这些根深蒂固的错误理念大概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是浮躁盲目、急于求成的社会风气,这使人们丧失了独立思考的意愿和能力。广大高校学生也不例外,浮躁盲目使人目标不清晰,无法沉静,不善思考;不善思考使人缺乏理智、易受蒙蔽,容易轻信宣传鼓吹而不加以辨识;急于求成使人难有恒心、总想走捷径、爱占小便宜。几种特质叠加在一起,使高校学生成为了绝佳的猎物。考研机构谋利,走进校园无限夸大宣传,兼诱之以小利,学生看了立刻动心、马上掏钱;学长学姐猎名,回到母校大肆鼓吹“经验”,学生听了趋之若鹜、前呼后拥。说到底,还是学生自己缺乏独立思考意识和辨识能力,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这是种种南辕北辙之误区的根本原因,这个问题解决了就不再有问题,而且不只是考研不再有问题,可能整个人生都会豁然开朗。

其次是部分考研机构的误导。说到底,大部分的考研机构本质上还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机构,其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而非最好的服务于考生。在考生较为理性的情况下,机构间相互比拼的是服务,而当考生没有辨识能力时,机构间比拼的就是“忽悠”了,这正是当下考研辅导界呈现的主要乱象。许多机构把大部分精力花在“忽悠”考生上,夸大宣传,对考生进行信息轰炸,向考生承诺种种好处,甚至推出价格极为高昂的“保过班”、“钻石卡”、vip等等,其目的不过是迅速“取信”于考生,让考生“激情消费”,先行缴纳费用,钱一交,后面的事情对机构就不那么重要了,按照常规套路讲讲课、背背书、做做题(甚至有些机构的实际教学工作都是外包出去的,其本身只是一个“招生办”),无论搞成什么样子,考生也只能逆来顺受,没有办法有效维权,更何况在实际中经常是考生自己先感到厌倦,连维权意识都不会有。所以很多考研机构完全不会因为自身在实际培训中的敷衍而受到惩罚,那么考研培训行业整体脱实向虚、重宣传轻培训的趋向也就自然而然了。还有些机构为多盈利,迎合一些普遍误区巧立名目办班,以英语复习为例,有些机构明知花大量时间背单词并不能有效提高考研英语成绩,但是还是推荐考生这样做,甚至开办价格不菲的“单词班”。如果购课考生幸运考上,自然会成为机构宣传武器“忽悠”下一届考生,如果没有考上,机构就会推说是由于单词没有背好、基础不够扎实等等自免其责,而落榜考生往往信以为真,使误区进一步强化。

最后是考研成功者的误导。作为“过来人”,考研成功的学长学姐应该也往往愿意将自身的成功经验同后来者分享,为后者铺路,但是问题出在这些“经验”本身。不难理解,在考研、高考、公考等选拔性考试中,运气因素十分关键,考生的分数不仅由考生自己决定,也取决于出题者、判卷者,中间种种偶然因素不可胜数,优秀者可以由于运气不好而落榜,平庸者也能因为“锦鲤附身”而上岸,在考研复习普遍盲目的今天,运气因素显得更加突出。因此,考研成功者一定运气很好,考验失败者也不一定能力不强,可惜相当一部分考研成功者却并不能正确辨识自身运气与能力的关系,简单地说,有些考上的人其实并不清楚自己是如何考上的,却在教别人如何考上,而后来者却只以成败论英雄。考研成功者往往在前呼后拥中丧失了谦虚谨慎的态度,越发自信自傲,从而将自身考研复习经历——甚至是一些弯路当成毋庸置疑的正确经验。事实上,许多考研复习的常见误区恰恰是由一代又一代“过来人”的“经验”积累而成的(笔者就曾经受过师兄师姐的“教诲”,称背单词要坚持背到考试当天早上)。虽然如此,大部分学长学姐在讲述经验时还是秉持善意的,但也不乏品德不端者,挟考研成功之势为自己大谋财色名利,其往往乖张自信,动辄保证,言语具有蛊惑性,考生不可盲目相信。总的来讲,运气对考研成败的影响极大,考生不应简单的将成功者的话奉为圭臬,而应在其基础上独立思考做出判断;考研成功者也应当秉持负责任的态度,在讲述经验与经历时保持谦虚谨慎,不可轻易将自身的成功完全归功于正确的复习方法与个人的努力。

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考研复习的首要困境就是信息不对称,而随着考研产业化、考生反智化程度的加深,误导考生的各方面因素会更多更强,考研复习的各种误区和迷思也会越来越多。对此,唯一可靠的办法是切实提升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但这并非易事。不过即便如此,只要遵循一些基本思想,考生还是基本可以规避大部分的误区和弯路的。

考研复习的基本思想

考研复习的基本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思维层面的一些基本意识和原则,能够帮助考生不犯方向性、原则性的错误;第二类是实务层面的一些指导方针,能够从方法上帮助考生有效提高复习效率。

基本意识靠自己

准备考研复习首先要树立“靠自己”的意识。考研终归是每个考生自己的事情,需要考生自己去摸索发掘适合自身的复习节奏、复习方法甚至答题模式,也需要考生自己来搜集有价值的信息,外界(如学长学姐、考研机构等)整理好的现成套路和信息最多只能作为参考,不可照搬,况且这些摸索、搜集的工作恰恰是考研复习中个性化程度极高、意义极大的基础性工作。现在有相当多的考生思维惰性严重,自己懒于思考实干,指望着考研机构提供整套现成复习方案,或者将某些资料奉为“圣经”,总而言之就是一种依赖心理,将考研成功完全寄希望于外源性因素。相当多考研机构恰恰是利用这样的心理肆意牟利,一些复习方法上的偏差也正是靠着基于依赖心理的以讹传讹慢慢发展为普遍性的误区。事实上,考研机构经常靠不住,现成的复习套路也往往不适合自己,考生应该成熟理智起来,摆脱依赖心理,养成自立意识,种种外界因素(如机构课程、前辈经验、权威参考书和复习资料)要通过思考的过滤为我所用,毕竟读书要靠自己读,信息要靠自己找,问题要靠自己想,习题要靠自己做,上了考场要靠自己答,唯有强大的自己是靠得住的,也唯有靠自己才能把复习工作做到极致。

早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既然复习只能“靠自己”,那么自然而然就应该要“早准备”,早一点铺开战线以对冲复习过程中的种种不确定性(前文已尽述了“战线过长论”的种种荒谬之处,此处不再多言)。“早准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是尽早明晰目标。考研不同于高考,不同的目标院校往往意味着完全不同的复习思路和内容,尤其是名校,如果目标不明确就很难展开系统的复习。另外,提前明确目标院校也是为了提高复习过程中的专注度和复习效率,如果考生在复习时经常为选择报考院校而分心甚至想入非非,那必然是相当影响效率的。不过,尽早明晰目标并非是草率确定目标,在选择目标院校前考生需要充分搜集院校信息、客观评估自身实力,这些都是颇耗时间精力的“先修课”,也使“早准备”更加必要。

第二是提前着手准备,摸索复习思路与节奏。考研复习最大的瓶颈并非知识量的累积,而是复习思路的质变。科学的复习思路直指核心,事半功倍;低效的复习方法华而不实,事倍无功。因此在复习前期,摸索出科学有效的复习思路远比复习了多少内容(比如看了多少书、背了多少单词)更加重要,但这个摸索过程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试错过程,需要考生预留充分的时间。另外这期间考生还要摸索适合于自己的复习节奏、生活节律,使自己在紧张的考研复习中保持身心健康泰然,这同样需要考生有意识地早做打算。

第三是提前完成复习的主要工作,为临考期减负。经常有考研经验宣称“复习是不可能复习完的,考试前是复习不完的,大家都是仓促上阵”,这着实是谬论,之所以这种说法大行其道,只是因为其为不少考生提供了心理安慰。事实上,“提前准备” “科学方法”完全能够帮助考生在临考期前基本完成复习工作,且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而考前的时间考生可以用来巩固知识点、查缺补漏、放松身心调整状态。因此“早准备”也有助于减轻考生在临考期这一考前焦虑高发阶段的工作、心理负担,从而保持沉着乐观的心态,占据备考状态的优势。

实事求是

所谓科学的复习思路,其实就是“实事求是”的复习思路,归根到底就是“务实”二字,其包括两个方面的务实:

首先是复习方法的务实,简单地讲就是“一切复习以拿分为核心”。宏观的考研复习的目的是取得更好的总成绩考上研究生,其延伸到具体的复习工作的目的就是“多拿分”。从卷面角度出发,决定考生分数的无碍乎两个环节,一个是出题,一个是批卷,前者有规律,后者有规则。考生就算练了再多的题、背了再多的书,如果其所关注的内容或题型不在考试范围内,那么到了考场也只能是无的放矢铩羽而归;考生就算在考场多么自信满满地给出洋洋洒洒高大上的答案,如果踩不到批卷老师的给分原则,那么也只能甘领低分。因此考生在复习中必须紧扣出题与给分原则,让每一项具体复习工作都尽可能有效地转化为分数,万不可陷在无穷无尽的无用功中。考研试题的出题规律和批卷规则并非是什么玄而又玄、不可捉摸的东西(尤其是公共课,都有章可循),毕竟无论是出题还是批卷都是由具体的人(不是大师更不是超人)来进行的,为了保证试题风格的总体稳定和大规模批改的可操作性,执行者往往会遵从于此前的传统原则,这种不断的循环强化使这些原则往往十分简单明确,当下市面上的公开信息中就丝毫不乏对各科目出题风格与批卷原则的优秀分析与整理。当然考生自己也要动脑筋思考探究,而研究命题批卷规律的最佳材料就是历年真题。历年真题作为最真实的一手资料,篇幅较小,但信息量极大,其内容和批改原则往往隐含着可以极大提高复习效率的规律,一定要不断反复推敲,这也是很多人强调的“真题意识”,其实“真题意识”的本质就是“实事求是”。

总得来讲,复习方法的务实可以这么概括:“一切以拿分为核心,考什么就练什么,怎么批就怎么练,练什么都不如练真题”。回头来看,如果能够遵循实事求是原则,那么很多考研复习的误区就能轻易避开了,因为那些复习方法效率低、分数转化率差,比如英语不考单词拼写就不必花大力气背单词,政治大部分章节不会考主观题就不用无差别大背知识点,英语模拟题与真题思路偏差太大就可以不碰。考生也可以根据这一原则对从外界获取的个人经验、机构宣传等做出基本准确的评估。

第二方面是评估复习效果的务实,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不免要经常对自己的复习效果进行评价,据此对复习方法、计划进度和复习方向做出调整。正如同复习方法是以拿分为核心,评估复习效果也必须以实际的得分能力为准绳。如前文所述的一些误区,许多考生在实际复习中缺乏务实精神,把“背了多少单词、抄了几本笔记、看了多少章节”这类表面文章当成评估复习的标准,轻易走向自我陶醉和盲目乐观,致使后期崩盘。实际那些繁琐复习过程的“副产品”往往与得分没有直接的关系,最好的评估依据是考生做题的思路、手感、正确率与速度是否有所提高,这往往需要考生在阶段性复习后进行局部或全面的模拟自测。

三分人事七分天

不得不说,考研归根到底还是一场造化游戏。如果考研复习有十分,个人的努力至多占上三分(虽然大多数人连一分也没做到),剩余七分都是运也命也。这么说可能许多人都不以为然,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从现象上看,每年考研都有许多能力与努力都到位、但运气不好的考生落榜了;同时还有许多能力不足、努力不够、但运气足够好的考生考上了(事实上考研成功者中有相当比例属于此类),这样的情况俯拾即是。从道理上讲,不确定性因素也确实在考研全程中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在考研复习阶段,是否能遇到高人指点?抑或是遇到“大忽悠”被走一圈弯路?能否置身于一个较好的复习环境?还是病苦琐事缠身?上考场时,试题与所复习知识点的重合度有多少?是尽在掌握还是完全偏离?考试当天的心情和身体状态如何?是否会遇到突发事件或者考场内急?考场环境和人会不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批卷时,碰到哪个批卷老师?批卷老师看到考生卷子(尤其是主观题)时的心情与状态如何?考生卷子在试卷整体批改次序中的位置如何?诸如此类不可胜数的不确定因素在在处处决定着考研的成败,这是不可否认的现实,也是考生必须要正视的。正确认识运气因素在考研复习中的影响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首先是放平心态。在复习过程中,应本着“尽人事,候天命”的态度,减少不必要的情绪波动。在上考场时,要以“顺其自然”的心态泰然面对种种意外情况,保持正常水平发挥。出了结果,如果成功考上,也不可得意忘形,因为其中有不少是运气加持,需要谦虚谨慎;即便没有考上,也不必过于沮丧,因为这一定程度也是造化使然。所谓“境由心生”,心平百难散,意定万事吉。其实如果考生在认真备考的前提下,心态能一直保持平和泰然,那么运气也并不会差。

再者是主动作为、塑造好运。运气固然是不确定因素,但是也并非完全不可掌控。古人讲“命由己作,福自心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当代青年在面对不确定的情况时也广为流传着“攒人品”的说法,虽似戏言,却诚为真理。比如在考研复习中很多考生会耍小心思,自己弄到一份资料或者一些思路就藏着掖着不给其他研友,生怕别人比自己考得好。但这毫无意义,因为在运气因素占大头的情况下一两份资料或者复习思路根本不能决定考研的优劣成败,反倒这一行径体现出了考生本人胸襟狭隘,杂念多私念重,败德损运,这样的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很难做到心态平和,往往也难以高度专注于复习工作,当然不容易考上,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另外,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一个人的小心思往往会蔓延到其交往圈子(尤其是在人均格局狭小的情况下),在共同考研的一群人中造成互相猜忌、相互防范的紧张氛围,这是害人害己,对所有人都十分不利。相反,如果考生能够友善坦诚的分享自己的所知所获,这不仅是考生本人宽广格局(天降大福,须有大气度受之)的体现,还可能推动营造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人群氛围,对所有人都有好处。即便氛围没有出来,无私分享的行为也是对考生运气的加成,有益无害,所谓“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

具体来讲,当代青年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先持之以恒地做到发自内心“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爱物惜命(节约自然,爱护各类生命)”,如此很快就能亲身领略到“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冤枉为小人”的真意了。所谓“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德改命的道理是人世间的根本至理之一,中外的古圣先贤对此的论述汗牛充栋,感兴趣者如不暇阅读,可以从《了凡四训》这本经典的小册子开始。

指导方针抓核心点

每门考试科目甚至每一件事情都有其核心点,抓住了核心点就稳住了整个事情的基本盘,其主要有两个特点:

1、 是众人拉开差距的地方。这说明此处区分度高,是决定成败的地方,在考研中就是拉开分数差距的题目。

2、 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即这个点对事情其他部分有明显的影响,该点提高别的部分也会相应改善。在考研中这样的点复习性价比很高。

这两个特点在现实中经常汇聚于一处。当然有些科目和事情拥有不止一个核心点,但在考研中却并不那么复杂。比如考研英语的核心点就是阅读,阅读往往拉开差距,而且阅读能力提升后完型与翻译都比较容易拿高分,此外的作文则难以拉开差距;考研政治的核心点就在于多选题,多选题最能拉开差距,而且多选做得好单选一定做得好,此外的大题则很难拉开差距。各个科目都有核心点,需要考生去摸索。在复习中优先突破核心点往往事半功倍,能够明显提升整体复习效率。

打歼灭战

考生制定复习计划应遵循“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指导方针,一次性“打”掉一个复习模块:

首先,考生应该有意识的把各科目的复习工作划分为数个具体的模块,比如英语可以划分为阅读、翻译、完型、作文;政治可以划分为单选、多选、大题,这三部分又可以根据内容分为马原、毛概、思修、近纲、当代(两种分类标准层级也可以反过来,部分工作量不大的模块还可以整合为一,这都取决于考生自己);北大国关专业课可以分为知识基础(读书)和答题技巧(练题),知识基础又可以根据内容分为政治学基础、国政概论、国关理论、比较政治学、西政思、国关史等。清晰地划分模块非常重要,是制定并执行高效的考研复习计划的基础。如果这方面还做不到,那说明考生的复习还没有入门。

第二,集中力量按顺序逐个突破各模块。制定顺序并不难:考研复习如攻城略地,各个模块就是各个城池,考生应先拔其要害之所(突破各科核心点),取得战略主动,然后逐个扫清各个小点,全部扫清之后,反复巩固扫荡,维持对题目的熟悉度和手感,以待终战。难的是一场又一场时间短、连续高强度的“攻城战役”:也就是说,各科目都要逐个模块复习,不要同时展开多个模块(这样有利于领悟规律和快速突破),而在复习某一模块时要尽可能一鼓作气、高强度,用相对短的时间“拿下”这个模块(比如花上几周时间把过去八年的英语真题阅读逐篇逐句逐题研读吃透;用几天时间把过去十年的各种类型的英语作文范文背下吃透并且上手练习;或是临考前一个月集中整理并背诵政治大题)。这是真正的复习“捷径”,因为这种高强度的“短促突击”需要极高的连续专注度,十分有利于考生发现实用性高的题目规律和做题技巧,并且能很快将其深刻的印在考生脑海中,转化为做题的手感、速度和准确率。简而言之,就是能够快速将该模块提高到考试需要的水平,在此之后考生只需要日常少花精力做一点题维持对该模块的感觉和熟悉度即可,主要精力可以投入到攻克下一个模块。但是“捷径”必有其代价,高效率往往意味着在短时间内承受更大的压力痛苦——对某个模块进行高强度突击经常是一件极其枯燥郁闷的事情,非常考验考生的吃苦能力。但相比一些费力不讨好的“弯路”,“捷径”确实能快速带来显著的提高。

此外,还有一点需要强调,即具体复习计划(微观到每日计划)应该以工作量和效果为纲,而非以时间消耗为纲。即计划应该是每天完成多少任务、实现哪些目标,而非每天在某一方面花费了多少时间。虽然大多数考生习惯于采取后者(每天几点到几点复习某一科目,或者每一科目每天花几个小时),但是后者确实弊端重重:首先以时间为纲容易驱使考生错误地评估复习效果(自认为学了很长时间但其实无用功多,收获不大);其次在遇到复习瓶颈时考生会倾向于“磨时间”,有碍于复习效率;最后以时间为纲往往会不必要地消耗考生的意志力与韧性,使复习过程极度疲惫。相反,如果以工作量为纲,采用目标达成取向,那么复习计划将更加科学、富有弹性,阶段性效果也会更容易见到。实际上,考生如果能够提前高效完成阶段任务目标,那就理应获得更多休息时间,这样考生获得的闲暇和激励都会更多,复习也自然不会那么枯燥疲敝了。

无限贴近实战

不难理解,实战条件和练习条件往往是千差万别的,然而只有在实战条件下的得分能力才是真正的得分能力。宽松自在的练习条件下做题做得再好,如果一上考场心态爆炸、时间一追、两眼一黑,那也无法转化为实际分数,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各种考研经验都会强调模拟训练的重要性,但是真正的实战条件几乎是不可模拟的,因为实战条件不仅在于时间限制,还包括大考时的心态、环境和种种不可预知的不确定情况(比如遇到意外难题时的心态慌乱,同考场考生有怪癖行为等)。对于每一位考生,真正上考场时都一定是感到陌生的(大多数再战考生也不例外,因为再战的心态已经不同于以往)。

为了更好的面对这种陌生感及其带来的不确定性,考生一方面要修身养性,增强自身的定力和调整心态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另一方面考生在后期练习时应本着无限贴近实战的方针,尽可能模拟真实考试的节奏与环境,在客观评估复习效果、对知识查缺补漏的同时仔细观察自身在实战条件下的心理变化和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调整。如果条件允许,考生在临近考试数周时应当自我筹备几次全真模拟(一次两天,模拟真实情况,越接近实战越好),完全按照考试日真实的作息规律和考试日程表来进行,找寻如图书馆、自习室等类考场环境,用预留的往年真题或模拟题(英语应选择真题,政治应选择模拟题,其他科目可视情况而定,专业课模拟题可由自己命题或请人帮助命题)严格按考试要求完成。经过几次高度拟真的模拟训练,考生对试卷的掌控能力(如时间控制、做题顺序等)和应对考场不确定性的能力又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以上就是笔者归纳的一些考研复习的基本思想。有心者会发现,这些基本意识和指导方针其实不仅适用于考研,也适用于很多类型的考试;不仅适用于考试,还适用于各种各样的实事。诚然如此,之所以这些简单的信条并非考研的直接经验却能极其有效的指导考研复习,正是因为其已经上升到了“世事洞明”的层次,属于做人做事的普遍公理。如果考生能够通过考研复习这一短暂的人生经历见微知著,启迪一些受用终身的人生智慧,那真的是十分幸运。不过,在当下各位考生最关注的还是如何复习、如何考上,因此在最后本文还是简单讲一些个人具体的考研经验。

北大国关考研具体经验略述

需要再三强调的是,个人的具体经验只能用作参考,因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考生都有不同的最佳复习方法和节奏。成功者大都不可复制,本文的精髓是前面,最后这一部分只是简略讲一讲,其中重点谈一谈国关专业课复习的一些理念和方法(可能部分适用于一些文科类考生)。

笔者为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的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国际关系专业,历年报录比形势较为严峻,所以在大三上学期就开始了复习。该专业考试科目有四门:政治、英语、政治学概论、国际关系史。

公共课复习前文已经谈了很多,这里不再详述。对于政治,多选题是核心点,要投的精力最大。选择题分课目攻克,练每一课目前先看一遍复习全书(市面上有很多家版本)相应内容,然后下笔刷题,通过练题和改错来记忆知识点,培养做题感觉(如果对课目毫无概念或者有十分不懂的知识点也可以看一些公开/半公开的网课,笔者在考研期间曾经看过任燕翔、蒋中挺的个别课)。政治选择题刷起来很快,尤其能力纯熟之后。市面上主流的政治选择题习题集笔者基本上都做过(只做一两本是绝对不够的),在此就不罗列了。能力达到做真题和模拟题均在45分左右即可算达标应考程度,此后只要保持对时政类知识点的关注和记忆(各个机构都会争着公开发布或出书)并时常刷一些题目、做一些模拟题(市面上数不胜数)保持手感即可;政治大题提前一个半月左右开始看足够,大题确实依靠背诵,不过也有捷径可走。在各大机构出版预测模拟题前可以先依照《主观题应试宝典》之类的宏观归纳类参考书背诵,各式模拟题出来之后,一些媒体或机构如“考研宝”、“研途网”微信公众号等会整合各路题目预测并公开发布。考生可以自己总结考点,优先选择各路权威预测重合率较高的知识点及答案来背诵,这样总的背诵量不是特别大,背诵性价比也比较高,再经过几次模拟练习,基本就达到应考水准了。

英语的核心点是阅读,而阅读的核心点是读懂句子的能力(在考研英语方面,笔者受于慧/大笨象博士的影响较多)。背单词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考研英语阅读的难点在于句式结构,就算所有单词都认识也完全可能读不懂句子。所以提高考研英语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研读历年真题阅读,逐字逐句搞清楚是什么意思,而且反复看,使对句式结构的理解融入语感,同时把历年真题出现过的生词都记住(考研英语历年用词大部分都是一致的,真正需要背的单词并不多),这基本是提高分数最快的方法。能够对历年真题阅读的每一句话做到一看就懂、滚瓜烂熟、毫无疑义,题目、选项、考点都十分熟悉、一见便知,基本就达到应考水平了。但是英语语感是需要维持的,所以每天都要花一些时间反复研读,总体上近十年的真题阅读应过十遍以上(过得遍数越多速度也会越快)。阅读攻克之后,完型和翻译只需要找时间反复练习并核批往年真题即可。作文复习可以参考市面上的主流专门参考书,了解历年考察文章类型后背诵默写一些范文,寻找其共性,然后下笔多练习。但作文确实需要批改才能进步,简单批改可以对照参考书给出的范文,模拟训练的批改可以到淘宝上找在线专人专业批改。英语复习过程中可以预留几套真题(英语一英语二都可以)留作最后的全真模拟卷,但是在模拟完成后务必反复研读将其完全吃透。

国关专业课总的来讲可以分为知识基础和答题技巧。专业课根本在于知识基础,主要就是读书,书读得不够多,很多东西不知道,确实难以谈答题技巧(如条件允许,到北大国关听一些相关课程也是有裨益的,但并非绝对必要)。答题技巧同样至关重要,如果不会答题,那么知识基础再扎实也没有办法高效转化成实际的分数。不过在知识基础充足的情况下,答题技巧很容易提高,两者实是相辅相成的。

知识基础方面,读书也是分模块进行的,集中连续阅读相关性较大的书籍有利于建立概念和加深理解。根据圈内比较经典的分法,国关专业的知识可以分成六个板块:政治学基础、比较政治学、西方政治思想史、国际政治概论、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这些都有相应的书目可以阅读。但是掌握了以上还不够,在真题中有很多题目并非仅仅是理论或学理性题目,还有很多涉及历史和知识性的题目(国际关系本来也就是一门历史性很强的科目),因此还需要一些知识补充与强化性质的阅读。对此,笔者曾经列过一份“北大国关考研总书单”。

这里有必要谈一谈为什么读书如此重要。都说北大的题灵活,所谓灵活其实就是侧重考“理解”,即思考能力,所谓“理解”可以粗略的说是通过思考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反复谈的知识基础和答题能力,从本质上也都是服务于这个“理解”,没有一定的知识,就谈不上探寻其中的联系,缺乏答题技巧,就不能将自己的思考清晰的表达出来变成分数。而培养理解和思考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只能通过博览群书。这也是国关专业的特点,国关专业书目基本上是历史类或思想类或两者兼具的,这些书的内容不是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代表着某种思想、某种角度、某种因果逻辑的,作者的作品是作者对于人类政治与历史的思考成果。考生读这类书,不是在简单的记知识,而是在观察、记忆和学习作者的思考路径和思维方式。当读了很多书了解和掌握了很多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与逻辑时,拿到一道题自然就能在脑子里摘取和生成对应的思考和逻辑了。

但读书不是背书。很多人走进了误区就是误把答题当成了死记硬背,不重视思考和理解,这样是很难成功的。打个比方,把一大堆砖简单堆在一起只能得到一个砖堆,而想建造一栋房子必须要有设计图和框架,只在砖头上打主意是很难搞成的,且设计一套房子往往要比按照图纸把砖头垒起来要更不容易。因此多读专业书籍的目的在于增强思考能力,而不在于把这些书都记住。用王阳明的话说就是:“读书是要晓得,不是要记得”。更何况专业课的题从来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背都不知道背什么,纵观过去多年的题目,也没有几道是能靠背诵答出来的。

国关史也是如此,首先要通过阅读建立起对这阶段历史的熟悉感。至于考试,把历史知识全部背下来不太现实且对拿分意义不大,还是要抓重点。国关史的重点主线和考察对象是各个大国的实力消涨与大国关系的变化,而这两点又是息息相关的。因此要重点关注那些大国实力与关系变迁的标志性事件或时期,要能做到前因后果过程意义张口就来,而且能够理解各大国的行为动机。至于大量零散的知识点,只要做到有印象,能够说出在哪个时期就基本达标,因为这些事件都是大国关系和实力所直接决定的,只要对当时的大环境了如指掌,甚至可以反推当时的情况。

当然,必要的知识肯定是要掌握的,但是如果复习方法得当,大量的背诵是不必要的。首先,在读书过程中,大部分知识都会反复出现,不同的书籍会对同一个知识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比如政治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分类(如公民社会是什么;不同政治理念的分类、主张和沿革等)、国关史中的很多事件。其次,对于硬知识可以每个领域选一本书作为知识基准,在后期复习时反复翻看巩固背诵,以笔者为例,《政治学十五讲》、方连庆《国际关系史》和唐士其《西政思》的前半部分就是后期用来反复翻看查缺补漏的书目。但仍然需要注意,背诵的目的最终还是辅助理解,多背无益,百背不如一悟。尤其是政治学是一个门类复杂、各说各话的领域,同一概念可能会有n多个定义,而考生要做的是将其理解透,掌握其本质。以“民族国家”这一概念为例,国内学界对此争议不断(部分是由于文字翻译与理解的问题),其定义不下数十个,但是通过归纳和剖析,考生可以抓住民族国家的两个根本要义:(1)以民族为名义的公民的国家认同——认同,即“民族”;(2)对内至高、对外独立的国家主权——主权,即“国家”。掌握本质,就能活学活用、百考不倒。再以“恐怖主义”为例,国际上对于恐怖主义的定义不下百种,尤其是每个国家都根据其自身政治利益对之下定义,但是基于这些仍可以归纳出其核心特点:(1)活动目的的政治性,即实行相应行动的目的是达成某种政治目标。(2)滥杀无辜,即活动手段往往针对无辜者,且以平民为主,造成恐怖气氛。

总之,理解的程度越深,知识在头脑里体系化和逻辑性越强,要背的内容就越少,答题就更自如。

在专业课书籍基本过完之后,就可以直接尝试通过做往年真题摸索答题方法了。如果知识基础过关,答题技巧并不是大问题。答题的大思路是结构化,就是将问题解构之后“分层”或者“分块”作答。先谈最容易引人去背的名词解释,大量背诵名词解释确实是在走弯路,背是永远背不完的,但是如果知识基础足够,逻辑性足够强,完全可以用解构的方法灵活作答。比如答一个常规事件可以采取“定义——原因(原因)——过程——结果——意义”的结构作答;答一个制度可以采取:“定义——产生背景——特征——评价”;答一本著作可以采取“定义——核心意义——写作背景——主要内容——评价”等等。大题也是如此,解构问题、分层分块作答。不过大题谈分层有些抽线,最好还是举例来讲,比如以2016年政治学概论简答题最后一个为例:

冷战后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没有形成大规模合作

冷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没有延续冷战后期的繁荣,反而较为低落,其原因可分为内外两方面,外部层面是指发达国家因素及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内部层面是指发展中国家国内、国家间、以及原南南合作机制因素。

外部层面:(1)国际变化吸引发展中国家主动投靠发达国家。冷战后苏东阵营垮台,西方世界经历了新一轮政治经济大繁荣。经济上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程度不断深入,范围不断扩展。政治上美国一超独霸,权势极盛。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更愿意加速向西方世界靠拢,融入西方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以谋求安全和福利的最大化,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合作的动机不强。(2)发达国家主动向发展中国家示好,拓展西方影响力,分化瓦解南南合作机制。冷战后美欧政治和经济力量都空前强势,因此其出于扩大市场和势力范围,推广民主价值的考虑,通过援助、支持等方式加大了与发展中国家的接触力度,客观上也分化瓦解了既有的南南合作机制,阻碍了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合作形成。

内部层面:(1)冷战后兴起的世界民族主义浪潮和民主运动冲击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稳定,使一些南南合作的力度和进程受到影响,更难以结成稳定的大规模合作。(2)冷战后地缘政治格局的震荡使一些发展中国家之间爆发冲突矛盾,阻碍了南南合作。(3)传统的大规模南南合作机制如不结盟运动、77国集团等机制在冷战末期有所僵化,各国之间共同利益与话题逐渐淡弱,面对冷战的突然结束,未能及时调整职能适应变化,找到广大发展中国家新的利益共同点,因此逐渐走向了衰落,无力支持新的发展中国家的大规模合作。

总体来讲,外部层面的因素是导致冷战后发展中国家没能形成大规模合作的更强有力的因素。

这是笔者练习时做的答案,可供参考(笔者在复习时曾经做过2012-2017年国关专业课的答案,都可以作为考生的参考)。国关学科基本上每道题都有很多个逻辑方向,因此拿到一道题的时候,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知识与思考选择一种逻辑方向将这道题分成几块或几层来回答。比如这道题问原因,笔者宏观上是分成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完成这种划分后就利用掌握的知识及其联系填充这两块。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又可以再根据实际情况细分,比如分成国际体系、大国关系、民族、宗教、经济、国际组织等。大题付诸笔头时,通常采用“总-分”或者“总-分-总”的结构,务求结构清晰明了。具体方法贵在多练真题,多练自然就会形成熟练的答题思维和手感。

如果知识基础和答题技巧都达到要求,就算是遇到一些冷门知识点也仍能获得一定分数,以2016年的“我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合作医疗制度”为例,相信所有人打开试卷看到这样一道第一题都会满脸无奈,首先分享一下笔者做的答案:

指我国于六七十年代在广大农村地区实行的以人民公社制度为依托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典型的以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办法实现基层基本医疗全覆盖、均等化的制度。其背景是全国农村人民公社化已经实现,同时国家缺乏资金自上而下的对农村实行基本医疗覆盖。主要内容是农民向集体缴纳额度非常低的保健费,治病时挂号费之外的费用由集体报销。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等制度结合,在我国医疗卫生水平很低的时期,以低成本高效保障了广大农民最基本的医疗条件,为国民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后合作医疗制度随人民公社逐渐消亡,新世纪初,胡锦涛任内推广了取代其的“新农合”制度。

将答案分解不难看出,第一句话是定义,第二句话是背景,第三句话是内容,第四句话是意义,第五句话是结果。如果答题逻辑熟练,且对于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历史的了解基本达标,那么即便对于合作医疗一无所知,也至少可以说出定义的大部分、背景的全部、意义的一部分和结果的全部,最后得到一些分数还是可能的。

此外,国关专业课还要重视日常对时政新概念和热点问题的积累与思考,这方面除了日常关注主流媒体之外还可以浏览一些微信公众号,如“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国关国政外交学人”、“ipp评论”、“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牛弹琴”、“正角评论”、“时政国关分析”、“中美印象网”等,也可以日常浏览一些国内外网站,如“路透社中文”、“ft中文网”、foreign affairs、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gtn等。到复习后期,可以对当年的时政类概念、话题、知识点进行归纳,统一复习巩固。

各科目各模块都基本攻克之后,就可以一边反复巩固维持熟练度一边策划全真模拟了。笔者当时在最后三个星期分别拿出两天来进行了共三次全真模拟,政治采用的是模拟题(肖四、肖八、任四等),英语采用的是2017年英语一、英语二试题和2016年的英语二试题,专业课采用的是自己根据北大历年的题目风格命制的三套模拟题。这三次全真模拟起了很大的作用,使笔者对考场的时间分配和不确定性应对有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和更深的理解。经过充足的准备,笔者在考前最后一个星期非但没有慌乱,反而身心十分轻安,因为能够准备的都已准备,不论考上没考上都已经问心无愧。泰然的心境自然有助于临场的正常发挥,有时还能带来好运。

结语

以上就是笔者对于考研复习的全部经验与思考,本文从考研复习的常见误区出发,探讨了误区的来源,归纳了避免误区、指导复习的基本思想,最后略述了笔者考研复习的一些直接经验。其中,考研复习的基本思想是本文的精髓所在。思想源于思考,而独立思考正是我们今天的社会最为缺乏、最为可贵的品质和能力之一。学而不思则罔,少年罔则国罔。思考能力不仅影响个人的幸福,也关乎国家的兴亡。各位考生作为当代中国的精英人群,是中国社会的希望。面对愈渐困重的生存压力与历史责任,如果我们任由自己的思想沉沦,懒于思考、放弃理性,那我们不仅将沦为时代的牺牲品,更将牺牲掉整个时代。

最后,祝各位考生读者都能行于正路、增长智慧、所求遂愿、考研成功。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附录(提取码:rzh0 )

附录1:北大国关考研总书单

附录2: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关专业课真题答案参考(2012-2017)

数字经济智库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为了更好的服务数字中国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数字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理论交流、实践交流。来自中国数字经济以及“一带一路”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成立了数字经济智库,为数字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担任名誉院长,知名青年学者黄日涵、储殷等领衔。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是数字经济智库旗下的专门平台。


论考研(马克思主义理论考研)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