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历史学考研必背知识要点:二战后各国发展 -ag九游会app
2022历史学考研必背知识要点:二战后各国发展
美国:
战后美国内政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①
第一阶段:杜鲁门与艾森豪威尔的恢复与过渡期,奉行凯恩斯主义,干预主义继续发展,领导战后新技术革命,美国经济在生产、贸易、金融等领域都确立了世界性主导地位,社会福利与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创造了“丰裕社会”、“黄金年代”的景象。不过,这一时期,美国仍然局限于自由竞争体制内,并未像西北欧国家那样建成福利国家体制,同时,政治上出现短暂的极右势力的泛滥,社会反抗运动初步兴起;
杜鲁门的“公平施政”政策:1945年4月,杜鲁门继任总统,推行所谓“公平施政”的社会经济政策:第一,《1946年就业法》,联邦政府协助增进就业;第二,实行廉价民用住宅建造计划;第三,扩大社会保险范围,提高最低工资限额;第四,扶植农业。此外,杜鲁门还提出了关于实行国民健康保险等法案,但未被国会通过。“公平施政”是罗斯福新政在战后初期条件下的继续,但成就有限,美国仍然维持着自由竞争体制的基本形态。
艾森豪威尔的“中间道路”:1953年1月艾森豪威尔就任美国总统,力图走一条介乎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和新式的国家干预之间的“中间道路”,即所谓“现代共和党主义”。一方面试图通过削减开支、平衡预算、减少政府干预等共和党的传统做法抑制通货膨胀;另一方面,沿袭并发展了民主党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如扩大社会保险范围、提高救济金额、放宽退休年龄、通过民权法(1957)和国防教育法(1958)。“中间道路”是传统的共和党主义和罗斯福新政的折衷,是在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问题上的折衷调和。
麦卡锡主义:战后初期,美国政治史上出现过一个短暂的极右思潮泛滥的时期,麦卡锡主义的形成是顶峰。1950 年2 月9
日,美国共和党参议员麦卡锡发表演说,声称共产党力量已渗透到美国政府机构内部,要求清洗。在社会右翼势力和共和党人的支持下,麦卡锡对杜鲁门的民主党政府发起攻击,在美国社会中掀起了一股极右潮流。从此,麦卡锡开始了对共产党法西斯式的迫害活动,以他名字命名的“麦卡锡主义”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统治的时期,被称为“麦卡锡时代”或“黑暗时代”。1953
年艾森豪威尔上台后,麦卡锡进一步干预政和军方内部事务,终于引起统治集团的恐惧,1954年底,美国参议院通过了谴责麦卡锡的决议案,麦卡锡主义从此衰落。麦卡锡主义是战后美苏冷战的产物,是美国在外交政策方面所遭受的一连串挫折的产物。他根植于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反动内外政策,特别是全球霸权主义。
② 第二阶段:从肯尼迪到卡特的向福利国家转型时期,60 年代,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干预继续深化,经济快速发展,70 年代,尤其在1973
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经济陷入“滞胀”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在社会领域,一方面是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与成熟,另一方面是黑人民权运动、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新左派运动、反战运动和女权运动等社会反抗运动的风潮激荡;
新边疆运动:1960
年,肯尼迪就任总统后,为应对苏联在空间技术上、西欧和日本在世界市场上对美国的挑战,提出开拓“新边疆”的口号,对外争夺世界霸权,对内实行社会经济改革,发展空间技术、刺激经济发展、完善社会福利与保险体系、结束种族歧视等。新边疆运动的发起意味着政府干预的深化、赤字财政的常规化,标志着美国向福利国家的转变。
“伟大社会”:1963 年11 月22 日,肯尼迪遇刺身亡,副总统约翰逊继任,宣称继续肯尼迪的事业。1964 年5 月22
日,约翰逊在密歇根大学发表演说,提出建设“伟大社会”的构想,美国福利国家体制得到空前发展。联邦政府通过了多项教育和医疗立法,社会性开支和补贴大大增加,城镇居民住宅得到改善和发展,提出一系列反贫困计划,向贫困宣战,保障黑人民权,促使国会先后通过了三个民权法案。
“新边疆”和“伟大社会”的评价:肯尼迪的“新边疆”和约翰逊的“伟大社会”是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历本主义发展模式的调整,标志着美国式福利国家的形成。改革推动了社会权利与社会公平的发展,但是,长期的赤字财政酝酿着结构性通货膨胀,削弱了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为70
年代的滞胀危机埋下伏笔。
黑人民权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在美国仍然严重,占美国人口11%的黑人生活在美国社会的最底层,高失业,低工资,遭受种族隔离的不平等待遇。从50
年代中期起,美国黑人掀起了大规模的反对种族歧视、争取民主权利的运动。运动由1955 年底的黑人抵制公共汽车运动开始,经过1956-1963
年的非暴力抵抗阶段,1964-1968 年的武装抗暴阶段。最著名的运动有1957 年的“小石城事件”、1960 年的餐馆就餐抗议运动、1961
年的“自由乘客”运动、1963 年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牧师领导的自由进军运动等。60 年代末、70
年代初,金等运动领袖的遇害使民权运动遭遇挫折,走向衰落。黑人民权运动迫使美国国会和政府在60 年代通过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消除种族歧视的法律和法令。
“新左派”运动:20 世纪60、70
年代兴起的以美国中产阶级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反文化运动,社会反抗运动风潮的一部分。运动没有明确政治纲领,内部思想主张不一致,与民权运动、反战运动、女权运动等相互交叉,反映了科技迅速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断加强背景下的社会心理异化现象。
尼克松改革:1968
年大选中,共和党候选人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尼克松上台后,美国经济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尼克松政府认为这是由伟大社会运动造成的。于是推行共和党传统的保守措施,结果出现明显的滞胀迹象。1971
年8
月,实行新经济政策,削减联邦政府开支,执行分阶的物价-工资管制。在社会福利体制方面,实施新联邦主义,停止或缩减约翰逊政府伟大社会政策,推行“分享岁入计划”,把一部分联邦政府的权力和相应的政府岁入交给地方政府,来减轻联邦政府的经济负担,形成联邦政府、州和地方政府间的新平衡。尼克松还推行“家庭援助计划”,以“工作福利”取代一般福利。尼克松的福利改革在各方力量的抵制下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经济改革也以失败告终,美国经济开始陷入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
“滞胀”:战后资本主义危机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以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为特征,于20 世纪60 年代末70 年代初出现,1973
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加剧,绵延十年之久、蔓延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其产生与战后各国国营经济成分比重达、生产效率低、亏损严重和社会福利开支大、财政负担沉重有关,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反映,经济危机周期性规律的特殊体现。
水门事件:1972 年6 月7 日晚,5
名闯入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窃取情报的人被捕,案件涉及尼克松竞选连任班子的主要工作人员,尼克松卷入掩饰活动。1974
年最高法院通过了美国诉尼克松一案,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开始公开辩论弹劾尼克松的动议。8 月8 日,尼克松被迫宣布辞职,福特接任总统。
③第三阶段:从里根上台至今的新保守主义改革时期。在经济上,实行减税、放松管制等改革,减少政府干预、还权于市场,在社会福利领域,推行以削减开支、私有化、市场化为内容的福利体制改革。克林顿继承了里根改革的基本思路,力图恢复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体制,以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里根革命:1981
年,里根上台后,开始推行“新保守主义”改革。目的:摆脱滞胀危机恢复全球霸权;理论基础:放弃凯恩斯主义,转向货币学派和供应学派;原则:以“新保守主义”改革福利国家体制,即宣扬建国时期,尤其是体现在宪法中的传统的自由主义,减少政府对社会经济事务的干预,还权于市场和社会,企业自由经营、社会自治;措施:四根支柱——大幅度减税、削减社会福利开支、放松政府管制、抑制通货膨胀;成就与问题:突破滞胀困境,推动经济复苏,恢复外交强硬姿态,问题在于带来高额财政赤字、贸易逆差,扩大两极分化,加剧社会冲突。“里根革命”是对罗斯福新政以来主流政策导向的逆转和发展模式的调整,以传统自由主义的适度回归来救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问题。
美国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第三次世界科技革命的推动;美国政府扩大对国民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加紧推行凯恩斯主义的反危机措施;依赖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侵略扩张的刺激;扩大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充分利用国外廉价原料和燃料;垄断资本利润迅速增长、投资日益扩大。
(2)美国外交:
以苏东剧变为界,经历了由冷战时代到后冷战时代外交思路的转变。在冷战时期,美国外交以美、苏之间的对峙、争霸为中心,采取了遏制战略、和平演变战略、尼克松主义和新遏制战略等政策,体现了由强硬到软化,再趋强硬的发展轨迹;后冷战时代的多极化世界格局中,倾向于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发展多边关系,维持自身在世界体系中的支配性地位。
第四点计划: 1948
年”杜鲁门就职演说四点行动计划的第四点,第二年初美国政府初抛出“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的计划”,又称为“第四点计划”,试图利用其经济技术优势,拉拢亚非拉国家和人民,扑灭革命运动和排斥老牌帝国主义势力,为美国资本扩张铺平了道路。实质是其加强对外经济扩张,揭制共产主义,控制不发达的受援国,是战后美国推行新殖民主义的一个步骤。
多米诺骨牌理论:1954 年4
月艾森豪威尔声称如果印度支那陷入共产党统治,东南亚其它地区将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很快陷落,只要一个东南亚国家沦陷,都将导致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国家倒向社会主义。这就是所谓“多米诺骨牌理论”。此理论表明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反对共产主义,并导致美国插手越南事务和越南战争爆发。
肯尼迪的“和平战略”:苏联对外政策的变化和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促使美国当局对苏战略的和平主义转向。艾森豪威尔的国务卿杜勒斯主张对第二、三代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实施和平演变战略。这一战略到肯尼迪时期形成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肯尼迪上台后提出“和平战略”,即在实力地位的基础上,在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的口号下,通过援助、贸易、旅行、科技与文化交流等和平手段,削弱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对苏联的经济和意识形态的依附,将其吸引到西方“自由世界”中。同时,“和平战略”也可应用于第三世界国家,以“粮食用于和平”计划等途径,将其纳入美国战略轨道。作为和平手段的军事保障,肯尼迪提出既准备打有限核战争和核大战,也准备打常规战争与特种战争的“灵活反应战略”。“和平战略”的提出并不代表冷战对峙格局的缓和,只是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
尼克松主义: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尼克松时期的美国对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外交政策,被称为尼克松的“新亚洲政策”,或“尼克松主义”。1970年2月,尼克松作《70年代的美国对外政策:争取和平新战略》的报告,是尼克松主义的补充,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作为“新的和平战略”的三大支柱;1973年,美国与越南签订停战协定并从越南撤军,谋求同中国对话,对苏联推行“缓和”外交,重新调整与西欧、日本的关系。它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成为尼克松政府对外政策指南,对以后历届政府的外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里根的新遏制政策:里根上台后,对美国外交政策作了重大调整,提出新的“遏制”政策,基本方针是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改变70年代美国外交的软弱形象,重振国威,奉行“以实力求和平”的战略,对苏联采取强硬对抗和缓和软化并用的战略,在第一阶段,主要增加国防开支,发展核与常规力量。1983年3月,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即所谓星球大战计划,凭借经济和科技实力,提高和威慑力量,带动科技经济发展,拖垮苏联;第二阶段,支持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进行重大裁军交易,扩大双边接触和交流,加强和平与人权攻势。
布什“超越遏制战略”: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的政治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布什据此提出“超越遏制战略”,即在对苏实行军事遏制的同时,利用苏联改革陷入困境的时机,以经济援助为诱饵,采取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诸多手段,促进苏联和东欧的和平演变。
克林顿“参与与扩展”战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美国形成了关于世界秩序的新构想,力图确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单极世界秩序。1995年2月,克林顿政府提出“参与与扩展”战略,维护现有安全同盟关系,确保美国的海外市场,同时,扩大世界市场民主国家的自由共同体,体现了通过美国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政治经济模式的推行维持其在世界体系中支配性地位的思路。
小布什政府单边主义:小布什上台后,实施了单边主义的外交政策,霸权主义色彩越来越浓。尤其是“9?1”以来,美国外交政策围绕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发生了空前的转移,单边主义倾向加剧。
简述美国约翰逊时期伟大社会的主要内容:
1964年5月,约翰逊发表演讲,声称当时有条件使美国走向“一个伟大社会”。
内容:1.赤字减税计划,1964年2月,国会通过减税法,降低了公司税和个人所得税,得到垄断资产阶级大力支持。2.向“贫困宣战”,包括儿童与青年教育计划,职业训练计划,社区行动计划与改善落后地区状况计划。政府提出支持各级教育和卫生地法案,1965通过中小学教育法,通过高等教育法等60多项法案,扩大社会福利;制定了城市和环境保护法。
3.保障黑人平等权利,通过了三个民权立法。1964年6月通过民权法,禁止在公共场合实行种族隔离制度;1965年的选举法,禁止在选民时采取文化测试和其他歧视性措施;1968年的开放住房法,禁止在出租和出售住房时实行种族歧视,促进了黑人权利平等。
简述肯尼迪时期新边疆的主要内容:
1960年7月15日,肯尼迪提出了新边疆的口号,试图利用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解决60年代美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
1.“新边疆”的对内政策包括一系列社会经济改革方案,采用凯恩斯主义刺激经济发展。如增加失业津贴和社会保险金,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重新开发萧条地区。提出联邦援助教育和场主,发展空间技术,提出登月计划等。2.1963年6月提出了第一个比较彻底的取消种族隔离的民权立法。3.在对外政策方面,推行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把大规模报复战略转变为灵活反应战略;建立“和平队”;制造侵略古巴的猪湾事件,组织“争取进步联盟”,加强对拉美的控制;提出“宏图计划”,
英国:
(1)战后英国福利国家体制确立:① 1945
年,工党领袖艾德礼出任首相。上台后,即开始兑现其民主社会主义的施政纲领。首先,推行国有化改革,确立混合经济;另外,着手实施社会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医疗、失业、养老、住房和教育等方面的立法,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确保高福利和充分就业。
② 1947
年,英国宣布已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福利国家。战后,英国虽然两党轮流执政,但在发展混合经济、完善社会福利体系这两个最基本的方面,两党保持了政策倾向是的一致性、连续性,形成所谓“共识政治”,福利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③
福利国家体制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殊形式,有利于维持社会稳定、增进社会公平,延长了,但也带来财政负担沉重、经济效率下降、发展动力流失等问题,导致“英国病”与70
年代滞胀危机的爆发。
(2)撒切尔改革:内容:1979 年5
月大选,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获胜,组成保守党政府,一反凯恩斯主义统,奉行货币主义政策,实施以经济自由主义和福利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新保守主义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措施包括:①紧缩货币,抑制货币发行和流通,控制通货膨胀;②大幅度削减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税边际税率,以鼓励投资和储蓄;③削减社会福利开支,推行私有化和市场化的社会福利体制改革;④推行企业私有化改革,恢复自由市场机制。
意义:撒切尔改革使英国摆脱了滞胀危机的困扰,扭转了英国长期衰落的趋势,国内生产总值和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但也出现了两极分化与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
(3)“布莱尔主义”:英国工党领袖布莱尔对工党进行改革,提出新工党与“新英国”的设想,被称为“布莱尔主义”。基本目标:在技术急剧变革和经济全球化之际,使英国经济保持繁荣并维持良好的社会机制。内容:重新认识政府的角色,突破社团主义、干预主义传统;强调福利享受权与责任的平衡,建立有效而富于生机的社会机制;在私有和公有企业之间建立良性关系;以全球性战略眼光认定英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这一调整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使工党在长期无缘政权之后,终于在1997
年上台执政。
(4)“第三条道路”:亦称“中间道路”,是指英国工党和西欧左翼政党为解决当今全球化时代出现的各种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治国理论,实际就是“介于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和福利国家之间的中间道路”,以工党首相布莱尔为代表。在经济问题上,介于自由放任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之间;在福利问题上,力求在权利和义务之间保持平衡。“第三条道路”具有民主社会主义的实用主义特征,在具有凯恩斯主义特征的社会民主主义与传统的保守主义之间,寻求针对福利国家结构性问题的审慎的九游会ag官方网站的解决方案。
(5)英国加入共同市场:
①英国曾长期坚持三环外交,将英美特殊关系置于英国对外政策的首要地位。1958
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后,英国反应冷淡,海联合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奥地利和葡萄牙等国于1960 年5
月组成七国自由贸易区与之抗衡。但不久之后,英国开始主动向西欧国家靠拢,积极要求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
②这个变化的原因在于:英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实力地位日趋下降,迫使英国重新考虑与欧共体建立关系对自身经济贸易发展带来的利益;英国从英联邦国家经济贸易中得到的好处愈来愈少,而对欧共体的出口贸易增加幅度较大,加强了英国对欧共体的依赖;英美特殊关系政策使它在欧洲大
陆面前陷入了孤立,英国日益意识到,只有立足欧洲才能立足世界,所以对英美特殊关系作出新的选择。
③1961 年、1967 年,英国两次申请加入共同市场,均因不愿完全放弃“英美特殊关系”被戴高乐否决。1970
年初,新上任的英国首相希思推行以西欧为重点的外交政策,同年11
月戴高乐逝世。这一年,英国提出第三次申请,终于进入谈判阶段。经过长期谈判和让步,英国终于在1973 年加入共同市场。
法国:
戴高乐主义:戴高乐主义形成于二战后期至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初期,是民族复兴与维护自身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利益和地位的要求的体现,其实质内容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法国的大国地位,立足点是通过欧洲联合抗衡美国,实现欧洲人的欧洲,但欧洲不是超国家联合体,而是民族国家的联盟。
戴高乐主义独立自主政策主要内容包括:①发展法国独立的核力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发展独立的军事防卫体系;发展“法德联盟”;
②以“缓和、谅解、合作”的对苏方
针替代冷战思维,发展对苏关系。戴高乐主义和法国独立外交政策的形成,导致法、美国抗衡。戴高乐主义的形成是战后欧美矛盾的体现,是西方阵营分化的重要标志。
联邦德国:
(1)艾哈德经济改革与联邦德国的“经济奇迹”
:战败的德国由英、法、美、苏四国分区占领。1948年,英、法、美占领区合并为“西占区”,美国等在区内实施一系列整顿和改革措施,以便建立一个经济自足、政治与西方保持一致的德国。1949年两德分裂后,联邦德国推行由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路德维希?艾哈德发起的“社会市场经济”改革。改革以保证价格稳定、建立正常运转的货币秩序、实现经济全面发展和社会安全、社会公平与社会进步为目标,从整顿货币入手,逐步取消配给、放开价格,向市场经济过渡,通过减税刺激生产和投资。改革推动了战后经济复兴,50年代以后,联邦德国已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2)联邦德国出现经济奇迹的主要因素:①政治:基督教民主联盟长期执政,形成了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的政治气候,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②德国原有经济基础比较好,劳动力素质比较高。③马歇尔计划援德资金的合理利用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对经济发展起稳定和促进作用。④长期保持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投资⑤对外贸易稳定持续增长,促进了工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⑥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政策,使联邦德国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
哈尔斯坦主义:是1955 年9
月联邦德国外长哈尔斯坦提出的针对民主德国及东方阵营的外交政策。声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单独代表整个德国,不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不同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交的任何国家(苏联除外)建立或保持外交关系。69
年推行政策后,“哈尔斯坦主义”停止执行。
(3)勃兰特的政策:
①背景:古巴导弹危机后,东西方关系向缓和方向演变,联邦德国认识到继续推行完全倒向美国的政策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开始考虑调整外交政策导向。1966 年12
月,基督教民主联盟康尔特?基辛格出任总理,组成了包括社会民主党主席勃兰特为外长的联合政府,开始调整对外政策。1967
年1月,西德同罗马尼亚建交,标志着哈尔斯坦主义即将结束,成为政策的先导。1969 年9 月,勃兰特出任总理后,正式宣布实行“政策”。
②内容:改善同苏联的关系;同东欧各国关系正常化;暂时解决德国两部分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改善德国两部分的关系,因而必须先改善同苏联的关系。改善同苏联关系的必要前提,是联邦德国保证战后欧洲边界的不可侵犯,以满足苏联巩固战后欧洲现状的要求。
③1970 年8 月和12 月,联邦德国政府分别同苏联和波兰签订了德苏《莫斯科条约》和德波《华沙条约》,改变了前此历届政府所不承认的立场。1972
年12 月两个德国签订“基础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④政策:
六十年代后期,联邦德国期政府推行的改善与苏联、东欧关系的外交政策。政策的基础是缓和、均势和联盟。改善同苏联的关系;同东欧各国关系正常化;以暂时解决德国两部分的关系为目标。政策是立足西方,自主地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是联邦德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重新发挥重要作用的开端和标志。
简述北欧、西欧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及其实践状况:(1)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
民主社会主义综合了近代以来社会主义运动中形形色色的政治思想,如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等。以多元化、政治民主化、经济民主化、社会民主化、文化进步和国际民主化以及实现政治目标的途径是和平与民主为指导思想,主张在维持私有制主体的基础实行“混合经济”制度,并维护以按资分配为主体的财富和收入分配制度,反对一党制,提倡资产阶级多党轮流执政的国体。构成民主社会主义模式的是民主宪政、混合私有制、社会市场经济、福利保障制度。以社会主义为政治目标,核心是民主。
(2)实践: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最大特色就是把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制度与高福利高税收的均贫富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方面坚持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大力发展和保留了私有制;另一方面,又建立了庞大的公共财政和福利部门,实施宏伟的贫富拉平计划,缩小了贫富差距。主要表现为:联邦德国的“参与社会主义”、北欧和英国的“职能社会主义”、法国的“结构改革社会主义”、社会党国际的产生和发展。
简述瑞典福利国家的实践,瑞典病的表现:
福利国家政策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各种保险制度,建立失业救济金,养老金,病休金和儿童津贴;二是提供各种免费或低费社会服务,包括教育、医疗、托儿等,这种政策被称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政策”。
“瑞典病”表现:1.巨额公共开支加重了财政负担,引起巨额财政赤字,刺激了通货膨胀不段加剧。2.劳动积极性下降,生产增长率、产品竞争能力下降,出现经济结构危机,失业率上升。3.沉重的财务负担,企业社会和个人都不堪重负,造成企业后劲不足,设备改造更新缓慢,经济效益下降等问题,影响到整个国家生产水平,也使国民收入增长滞缓。
西欧一体化进程:
战后西欧经济一体化的过程(罗马条约—欧元)原因:经济,统一市场、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各国联合起来,共享资源和市场互通有无而在地缘上各国的疆界相连。政治,战后西欧面对美苏两超的控制和威胁,要求得到自身的独立和发展。文化,具有相同和相近的历史传统文化。
过程:(1)1950年5月,法国外长舒曼提出建立煤钢共同市场的“舒曼计划”;1951年4月,法德等国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并于1952年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1月1日《罗马条约》正式生效,宣告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正式成立。
(2)建立关税同盟。根据《罗马条约》,1961年底,成员国间贸易限额全部取消,1968年完全取消对内关税和对外统一关税,建立了关税同盟。
(3)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即在共同体内部实行对农产品的保证价格,对农业生产者提供鼓励出口的各种补贴,并保证收购过剩农产品。
(4)建立共同体的货币体系。1978年12月,建立欧洲体系,并创建立了欧洲货币单位ecu和欧洲货币基金。欧盟的统一货币为欧元,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
(5)建立科技共同体。1985年“尤里卡计划”,促进了一体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
(6)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1987年《罗马条约》修正协议《单一欧洲法令》生效,使共同体内的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实现自由流动的“四大自由”。
(7)欧共体成员的扩大,现已拥有27个成员国。
《罗马条约》:1957 年3 月25 日,法、西德、意、荷、比、卢6
国政府首脑和外长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确立了建立工业品关税同盟、共同体内部工业品、劳动力和资本自由流通、共同农业政策、设立欧洲投资银行等原则。1958
年1 月1
日,《罗马条约》生效,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同时成立。这样,在西欧就有三个共同体—一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并存。1965年4
月8 日上述三个组织的主要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
影响:欧洲共同体是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组成的国际垄断联盟。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共同体国家对外贸易,特别是成员国相互贸易的扩大,刺激了成员国经济的增长;共同体的建立、发展,进一步改变了国际经济和政治力量的对比,增强了西欧抗衡超级大国的地位,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欧洲共同体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区域化趋势的体现。
日美关系与美欧关系:
(1)战后日美关系的发展和演变:
①占领和被占领的关系,二战后,日本成为战败国,美国以盟军的名义单独占领日本。在日本实行政治经济民主化改革,消除军国主义,改革两年后扶植日本。
②由敌对到伙伴关系,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向日本订购“特需订货”,促使美国对日和解。1951年9月日美签订《日美安全条约》。日本变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日美安保体制的建立,标志日美两国之间从敌对关系演变为附属伙伴关系。
③从伙伴到同盟关系,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1960年日美签订《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美国也把冲绳的主权交还日本,日美经济摩擦增加。
④冷战后日美关系,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根本变化,美国为了实现其“一家独霸”的野心;日本为了实现其政治大国和军事强国的梦想,日美对安保体制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强化以美日同盟为核心的联盟体系,日美走向世界性同盟。同时日美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并将继续扩大。
(2)战后美国与西欧关系的发展和演变:
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发展演变,主要受国际形势和美欧双方的实力两大因素制约。以冷战的结束作为分水岭,美欧关系在冷战期间和冷战后各经历两个阶段。
①冷战时期的美欧“特殊关系”
1.二战结束至50 年代。二战后,欧洲是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点。1947
年美国施行“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推动成立欧洲经济合作发展组织,至1949
年北约成立,美国和西欧国家最终建立了大西洋联盟,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框架确定。由于冷战局势依然紧张,美欧存在一致的根本利益。
2.60
年代至冷战结束。随着冷战形势趋缓以及双方实力的消长,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凸显。美欧“特殊关系”总体上呈衰落之势。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美国对西欧态度复杂化:一方面继续支持,另一方面开始强调维护自身利益和在大西洋同盟中的领导地位。
②冷战结束后美欧关系的历史性调整
1.90年代构成第三个阶段。期间,美欧关系完成了冷战后最初的调整,并在调整后仍保持了同盟关系。1993
年克林顿微调了对欧政策,波黑战争也使美欧关系改善。90
年代末,美欧关系重新恢复到大体稳定的状态。随着1999年初欧元的启动和欧盟共同防务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美欧关系越来越难控制。
2.进入21
世纪后,美国和欧盟的对外政策进一步调整。欧盟方面,在加速推进内部一体化的同时,对外力图把自己塑造成强有力的世界一极。伊拉克战争使美欧关系危机在严重程度上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危机,它使美欧关系降至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最低点。
简析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1.战后民主改革,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成为经济发展前提条件
2.朝鲜战争的特需订货以及日美垄断资本的结合,为战后日本经济起步提供了推动力。
3.长期坚持推行高积累、高投资和强化资本积累的政策,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益的运行机制。
4.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的革新和改造,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方式和职工文化知识,三个方面的革新和改造同时进行,为高速经济增长提供技术保障。
5.确定“贸易立国”思想,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资本输出,是经济高速增长的有效途径。
2022历史学考研必背知识要点:二战后各国发展